广东省文化E(驿)站

广东粤剧传承打造下一个马师曾

来源: 广东文化网      更新时间: 2010-11-08 收藏     

编者按:【核心提示】今年值粤剧大师马师曾诞辰110周年之际,广东粤剧工作者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红线女艺术中心小剧场举行了马师曾艺术作品放映月,并在大堂举办马师曾图片展;红线女在广州中山纪念堂领衔演出了专题纪念晚会;粤剧

【核心提示】

今年值粤剧大师马师曾诞辰110周年之际,广东粤剧工作者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红线女艺术中心小剧场举行了马师曾艺术作品放映月,并在大堂举办马师曾图片展;红线女在广州中山纪念堂领衔演出了专题纪念晚会;粤剧工作者还齐聚一堂召开《粤剧艺术大师马师曾艺术研讨会》,共商振兴粤剧大计。

这些活动除引起粤剧戏迷们对大师生前风采、艺坛建树的无限缅怀之外,更多次激发同一个话题:如何壮大“马派”,使先师震烁宇内的光芒,不至于随着时间流逝而沦于黯淡甚至湮没?不止是马师曾创立的“马派”,粤剧“五大流派”其余4支———“薛”(薛觉先)、“白”(白驹荣)、“廖”(廖侠怀)、“桂”(桂名扬)都曾红极一时,在海内外华人群体中开枝散叶,但由于种种原因,如今都面临着风华难再的尴尬和寂寞。

对于一个传统戏剧剧种来说,流派是自身艺术高水平传承的成果和典范,保持流派精华和神韵,对于维持剧种的生命力、增强感染力、扩大号召力不言而喻,大师、名角、名团好比各个流派最引人瞩目的“塔尖”。放眼华夏梨园,“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对于光大国粹———京剧的推动力街知巷闻,“五朵金花”之于黄梅戏,茅威涛率领的“小百花”之于越剧,常香玉、小香玉挂帅的豫剧,余振飞、张继青、汪世瑜领衔的昆曲,无不如此。

广州亚运将至,素有“南国红豆”之称的粤剧如何“旧貌换新颜”迎接四海宾客?面临大师陨落、流派式微之虞的粤剧又将如何重振旗鼓、逆流而上?记者为此专访了马师曾嫡传弟子梁松峰及粤剧界资深专家、学者。

1、和那个时代许多艺术家一样,马师曾也是一个学贯中西的人

“近、现代粤剧史,是一部艺术竞争和革新的历史。”正如广东省著名粤剧研究者赖伯疆撰文所言,20世纪初期,前辈粤剧艺人不懈而艰辛的探索,使得粤剧在“西风渐进”的年代里,于现代社会转型、审美情趣嬗变和电影等新兴艺术兴起的“夹缝中”,再开生面。其中包括著名男花旦贵妃文效法梅兰芳,朱次伯、千里驹、白驹荣等人,以白话唱平喉的唱腔改革,女伶李雪芳、苏州妹的真景上台。当然最重要的是20-30年代两位巨头薛觉先和马师曾历时十年的“薛马争雄”,引领粤剧这门传统的乡土艺术进入一个全面翻新的大时代。

“你看师傅的扮相、举止,一颦一笑就是演得和别人不一样,特别有味道。”在红线女艺术中心,马师曾的嫡传弟子梁松峰带着记者一幅一幅浏览恩师生前留下的剧照,从《苦凤莺怜》、《搜书院》到《关汉卿》,从丑生、小生、小武、花脸到须生、老生,七情上脸,行当俱全,恍如一部世态人情的百科全书。说到马师曾的表演艺术,自然首推他独创的“乞儿喉”,半唱半白,顿挫分明,活泼滑稽,老来愈见苍凉,功力精纯。

“马老学戏的先天条件,并不算特别出众。”据梁松峰回忆,马师曾是半路出家,个子不高,声音曾被讥为“豆沙嗓”,最初只能“跑龙套”。最初参演千里驹的剧本《苦凤莺怜》时只是扮演一个没有唱词的小乞丐,但他主动申请加戏,没想到赢得了满堂彩,甚至成了该剧的主角。梁松峰说,师傅最大的特色是善于兼收并蓄,比如吸收电影和话剧的优点,揣摩人物的“心理动作”,尤其爱好西方文艺,喜读莎士比亚,也模仿过卓别林。有评论说,《苦凤莺怜》里的市井人物余侠魂,有些俗气的小聪明,又不乏正义感,让人隐约间看到“堂吉诃德”的影子。

和那个时代许多其他艺术门类的大家一样,马师曾也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家,一方面主动吸收外邦所长,一方面也固守传统文化之精髓。过去演戏时通常是昼夜交替,为了不冷场,演员们必须临时编词活跃气氛,广州话称为“爆肚”,虽是即兴发挥,同样要求注意平仄规律,既考学识修养,又考“急才”,马师曾就是个典型的爆肚高手。红线女曾提到,马师曾除了演戏情真之外,古文功底很深,能编、能导、能演,是三门合抱的通才。这在给薛觉先的手书挽联中可见一斑:“当年角逐艺坛,犹忆促膝谈心,笑旁人称瑜亮;今日栽培学业,独怀并肩同事,悲后代失萧曹!”

扎实、全面的艺术修养,为马师曾赢得了“用‘文化’演戏”的美誉。他要求弟子们打好基本功的同时,善于琢磨,肯动脑子。特别是不要避短,而是以“短”为“长”,形成个性和风格。“他从不让弟子模仿自己,死守什么场口、步武的成法,什么把子演唱,只知模仿是不会有出路的。”1959年,梁松峰跟随马师曾一起去上海演出,有一次在窗台边偷偷模拟老师的唱腔、动作,不知道马老已在身后矗立良久。唱得正酣时,突然被老师一掌打到后脖子,梁松峰一激灵站起来鞠躬问:“大哥,我模仿您像么?”马师曾黑着脸说:“我还活着呢,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2、粤剧界还要培养大师

对于一个传动地方剧种来说,名家和名派的号召力毋庸置疑,而在今天,似乎已经很难恢复当年“薛马争雄”年代的胜景了。梁松峰认为,就目前粤剧传承情况来看,前景的确不容乐观。“你看红线女前辈,到香港都不敢随便去公众场合,因为人们都认识并崇拜她,而目前粤剧界还没出现这样的大师级人物。”

今年粤剧泰斗罗品超的辞世,又一次加深了人们对粤剧流派后继乏人的忧虑。“粤剧在流派建树方面是我们的短处,而长久不衰是我们的长处。”著名编剧何笃忠认为,粤剧的地方个性是其得意之处,也是立身根本:首先,京剧的舞台官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的中州韵,和其他剧种共用,而粤剧的舞台官话就是粤语,这是其独一无二之处。其二,粤剧历来具有包容性,但在包容的同时又不失本身风格,比如接受西洋音乐方面比京、昆都要大胆,不仅在曲牌调式上大量引入南音、木鱼、龙舟说唱等民谣,也注重借鉴外省民歌,如《四季歌》、《天涯歌女》,甚至外国歌曲。移植自京剧的《三岔口》,连锣鼓都是“京锣”,但变来变去“广东味”仍很浓。

著名粤剧演员欧凯明则认为,粤剧不必羡慕京剧的流派纷纭,因为两个剧种各有千秋,流派传承情况自然也不同。流派固然重要,粤剧还有一个更为广博的传承依托———广东音乐,故土情结、乡音乡韵,是粤剧在世界华人地区形成强大的凝聚力的根基。

在马鼎盛看来,虽然没有子承父业,但自己一直是从“精神实质上”努力继承“马派”衣钵。而马师曾的人格魅力,首当其冲的便是“爱国”,曾组织过无数场爱国义演;其次是“谦卑”,虽然头顶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剧协常委、广东剧协副主席、广东粤剧院院长等一大串头衔,马老并不喜欢在官场上迎来送往,宁愿和剧场看门老头下棋,作风平易近人。研究学者赖伯疆举过一个例子,薛马以整顿梨园风气为己任,晚期规定闭幕时要向观众“谢幕”致意,表达尊重和感谢。

【专家意见】

粤剧流派为何不如京剧兴盛?

打好基础再创流派

欧凯明,师承红线女,工文武小生,曾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我认为“传承”是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流派最初都是由行当演化过来的,打好基础再创流派才行。从南北风格比较来看,京剧的《四进士》到粤剧里就变成了《审死官》,而且还由正剧变成了喜剧,《刁蛮公主戆驸马》也是如此。所以,两个剧种各有千秋,流派传承情况自然也不同。京剧的流传广与它固有的特点有关,但在今时今日,一个剧种“一枝独秀”的情况不可能存在。粤剧几百年来仍在珠三角及海外有强大的生命力,且“广东音乐”是沟通海外游子的乡音和纽带,我在欧洲演出时就有特别的感触,青年朋友经常一起组织去看“大戏”,所以我相信岭南文化,包括粤剧在民间的“香火”仍然是十分旺盛的,而且也必将成为推动这门戏曲艺术向前发展的强大的推动力。

之前我参加了马师曾研讨会,他是我们需要好好继承的大师,马老不仅演粤剧,还参演过电影,在文学和编剧方面也颇有造诣。每一代艺人都有其历史责任和时代局限,马师曾可说是“超额”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他一生创作了许多有影响力的作品,与时俱进,水流则清。

粤剧传承不必过于倚赖流派

何笃忠,国家一级编剧,广东粤剧工作者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如果比较下粤剧和京剧我们会发现,京剧更注重流派发展,甚至记字辈,比如马连良的“连”字辈,而粤剧的流派不会很多,50年代后就没有大派了,罗家宝的“虾腔”很有特色,自然流畅,共鸣强烈,行腔不事雕饰但有华采,但却没有提“虾派”,包括罗品超,也很少有人提“罗派”。

到底粤剧需不需要如此倚赖流派?其实也不一定,如新电影就没流派,但岭南美术就有流派。我们探讨粤剧流派问题,说到底是忧心粤剧的传承。我觉得流派定名、计划培养接班人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大量投入经费,比如研究马派艺术,就要系统整理、有意识继承。粤剧的五个流派中,只有薛觉先是文武生,演俊哥,其他都是老生、丑生。但最近二三十年来文武生和花旦这两个行当比较红,拥护人很多,流派之间平衡不发展,而且偏文戏,“生旦唱情戏”,而武丑、武旦等行当关注的人很少。反观京剧,马连良就是唱老生的,丑生演蒋干,每个行当的流派都具有相当规模。

声明:本站(及相关应用)尊重一切知识产权,所提供网络资讯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络,向公众提供纯公益化信息服务,不作任何商业用途;任何网站、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站(及相关应用)收录内容侵犯您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依法尽快切断相关内容。

广东文化网

  1. 世界华文旅游文学名家聚会韶关丹霞山领略丹霞之美文学之美
  2. 遭遇瓶颈合唱发展尝试转型
  3. 麻涌少儿粤剧团韩国比赛夺两金
  4. 畅游!1700名“泳士”横渡珠江感受水上嘉年华
  5. 我市18村将申报广东古村落
  6. 2014南海区市民新春联欢晚会举行
  7. 薄壳正当时!澄海美食文化旅游节将持续至国庆
  8. 广州黄埔沙岭遗址发现先秦时期越人墓地
  9. 深圳添四项国家级“非遗”
  10. 岭南艺术文化展走近广州白云机场航站楼

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扫一扫添加小程序

联系我们: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文明路213号 | 邮编:510000 | 电话:020-81162778 © 2015 广东省文化E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