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文化E(驿)站

“汾水遗珍”展览花絮

来源: 佛山市博物馆      更新时间: 2016-08-20 收藏     

  “汾水遗珍”佛山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开展以来,获到广大市民的喜爱,短短几天时间,观众人数就接近一万。大家对清代广东籍第一高官戴鸿慈、探花郎李文田、大收藏家吴荣光等人以及作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为了让观众对展出的文物有更深刻的了解,我们对重点文物做详细的介绍,解析文物背后的故事。
  展厅正中一副红色的对联特别吸引观众的注意,上书“纵横百家才大如海,安坐一室意古于天”,笔势雄健洒脱、境界大气磅礴,对联的作者是戴鸿慈。
  戴鸿慈 原籍南海,后移居佛山福贤路居仁里。戴鸿慈以学问见长,屡任试差,由学政、侍郎到尚书,逐步升迁,最后以军机入相。戴鸿慈提倡“固边疆”、“振兴实业”及开矿、兴学、修铁路等,是清末具有一定的开放思想和政治眼光的重臣。戴鸿慈书法造诣非常高,擅长楷书,笔法平博,丰厚挺拔,用笔结字,气息深稳,雍容华贵,其胸襟抱负,此十六字表现无遗。
  李文田 祖籍顺德,后定居佛山燎原路良巷。十八岁县考第一,二十六岁获咸丰已未科甲第三名探花。李文田篆隶楷诸体,尤擅楷书,其楷书由碑入帖,笔力酣畅饱满,意态雍容厚重,功力深厚。
  张荫桓 南海人,字樵野,捐纳知县,历任道员、盐运使、按察使、总理衙门大臣、户部左侍郎。
  (供稿:高宇峰 摄影:高宇峰)


图中左则为李文田作品,中间为戴鸿慈作品,右则为张荫桓作品
声明:本站(及相关应用)尊重一切知识产权,所提供网络资讯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络,向公众提供纯公益化信息服务,不作任何商业用途;任何网站、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站(及相关应用)收录内容侵犯您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依法尽快切断相关内容。

佛山市博物馆

  1. 活动预告:6月13日上午东方广场将举行“2015年文化遗产日活动暨佛山市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月闭幕仪式”
  2. 日本古陶瓷、茶道研究专家来我馆参观交流
  3. 海南省博物馆获“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4. 中国发现10万年前早期现代人化石
  5. 海外“三山五园”文物将建数据库
  6. 文化遗产日广东分会场活动在佛山祖庙启动
  7. 广东虎门从英国收集316件涉及鸦片战争文物
  8. 纪念“九一八事变”83周年:我们怎能忘记
  9. 讲解艺术佛山开声
  10. 中国香菇博物馆在浙江庆元开馆

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扫一扫添加小程序

联系我们: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文明路213号 | 邮编:510000 | 电话:020-81162778 © 2015 广东省文化E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