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文化E(驿)站

天安门下舞南狮!佛山醒狮登台国庆联欢活动,向祖国献礼!

来源: 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更新时间: 2019-10-17 收藏     

  10月1日晚,北京天安门广场,氤氲盛典,光影共舞,全场欢腾。广东佛山南海黄飞鸿醒狮队登台亮相,用精彩的动作和高超的技艺,向祖国献礼,赢得了热烈掌声。

  当天晚上8时40分许,伴随着《五星红旗》的激扬旋律,40只红白相间的“狮子”奔向了天安门广场。只见“狮子”时而跃起,时而旋舞,矫健的身姿展现出岭南青年青春昂扬的风采,激扬的动作展现了广东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精神。 

  这一幕,来自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的第二篇章《山笑水笑人欢笑》。当晚登场的广东佛山南海黄飞鸿醒狮队,共有88位队员携带40套狮子道具参与了演出。 

  

  南狮源地 使命光荣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之前,佛山醒狮已连续多年登上那个央视春晚大舞台。央视导演组青睐佛山南海醒狮,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一方面,秦朝设郡、隋唐设县的佛山南海文化底蕴深厚,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也是醒狮文化的发源地。南海区拥有“西樵黄飞鸿武术馆”“叶问武术馆”等多个醒狮武术团、馆,其中“南海黄飞鸿武术龙狮团”被中国龙狮运动协会批准成立“中国龙狮运动南海训练基地”,西樵镇、大沥镇被评为首批“中国龙狮名镇”,“南海(广东)醒狮”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西樵镇以醒狮项目获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授予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截至目前,南海全区拥有武术醒狮队2700多支,夺得国内外醒狮赛事近100枚金牌,并将醒狮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进入高质发展阶段,佛山南海以创新思路持续焕发传统文化新活力,进一步唤醒社会民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共鸣,将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定位为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创新性打造“文化+”发展模式,“文化+体育+旅游”将醒狮等独具本土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元素与现代竞技体育、旅游资源相融合,在增加人气的同时,提升醒狮文化的影响力。 

  一系列传承与创新举措使得醒狮逐渐成为佛山走向世界的文化旅游符号,彰显佛山代代相传的历史文化魅力:实现了民俗与体育、文化与旅游、竞技与艺术以及人文赛事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西樵山狮王争霸赛已成为世界狮艺比赛规模大、参赛狮王水平高、吸引观众多的顶尖赛事,入选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赛事,西樵山风景名胜区因此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文化也成为佛山的旅游产品,黄飞鸿狮艺武术馆成为游客必去打卡地之一。传统文化因跨领域融合,不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高度重视 迅速组织 不负使命

  本次演出任务重、时间紧,为展示岭南文化特色,体现南狮艺术精髓,保障活动安全、有序、圆满完成,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杨树副厅长到场指导,佛山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制定组织方案,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郭长勇为组长的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南海区委、区政府迅速组成以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黎妍为组长、内设5个小组的工作团队,各级通力合作,确保活动顺利、有序开展。 

  筹备工作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场地的选择,根据央视导演组要求,训练的场地必须与实际演出场地1:1配置,并具有保密性。如何找到一个既能满足导演要求,又能给队员们提供舒适居住环境的集训场地?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导演组实地走访了多个文体场馆和高校,最终选定了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作为训练的场地,对训练场地进行围蔽,组织安保人员定期巡逻,确保训练期间不泄密,并与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联合成立后勤工作组,保障训练需求供给、住宿、餐饮等后勤工作,让队员们放心吃、安心住、专心练。 

  “我参加过很多次大型活动,这次活动的工作真的做的很细。”佛山南海黄飞鸿醒狮队教练叶仲铭对活动的筹备组织工作竖起了大拇指。 

  细微之处见真章。为了保障队员们在佛山和在京的训练无忧,南海区在定制新训练狮头的同时,为每位队员定制了三套训练服和齐全的防晒装置,让他们无惧六月骄阳;为解暑热,定期供应绿豆海带汤等清凉糖水。 

  赴京训练后,第一时间将队员急需的跌打损伤、清热下火的药品寄过去,一解他们的燃眉之急。为了让队员们感受关怀,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杨树带队,佛山市委宣传部、南海区委宣传部、大沥镇政府领导多次赴京探望,了解训练情况,关怀队员需求。 

  

  刻苦训练 百炼成钢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台上完美的呈现的背后,是队员和教练们无数次的练习、磨合。 

  南海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南海区文广旅体局局长梁惠颜介绍,南海区在今年6月底接到这次表演任务后,两天内组织了100多名队员,最终导演组从中挑选了88名队员,在南海先集中培训一个月,然后再赴北京集中训练。 

  88名参训队员,最小的文天过几个月满14岁。“刚开始训练的那段时间觉得很辛苦,每天都想当逃兵。”他笑言。作为狮头,每天要在带上狮头,在35度以上的环境中训练。流汗了,拧干衣服继续,连换套衣服都顾不上,发烧了,挺一挺,吃点感冒药继续。“大家都在努力练习,很容易就被感染,慢慢的,看着地下的汗渍,会很有成就感。”几个月的训练下来,文天已经从最初白净瘦弱的学生,蜕变成黝黑强壮的少年。 

  “队员们从最初的松散,伤痛不断,慢慢地凝成了一股劲,不屈不挠,百炼成钢,这恰恰是醒狮的精神所在。”佛山南海黄飞鸿醒狮队领队吴林说。几个月的高强度、没日没夜的高温训练,筋骨扭伤、感冒发烧是最常见的,赴京以后的水土不服、思乡之情也在队中弥漫,但是没有一个队员抱怨,大家都咬牙挺住。即便是受伤不能参训的队员,也坚持在场内观摩,生怕落下某个细节,并为团队提供力所能及的后勤服务。 

  小到最简单的传统礼仪“抱拳礼”,大到团队合作意识,都是他们在这次训练的收获。作为集训基地公认组织纪律性最强、自我管理程度最高的队伍,佛山南海黄飞鸿醒狮队的队员们不仅收获了师生恩情、队友情谊,还收获了其他队伍的敬意。虽然在京住集装箱,在临时搭建的广场上训练,条件艰苦,队员们仍然保持着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天定时定点集结训练,定期清洗晾晒衣服被褥。 

  “因为舞狮子要互相配合,慢慢的,大家都是一个整体”叶教练说。队员们刻苦训练,在实践中摸爬滚打,不断成长,百炼成钢,愈发的坚韧、蓬勃,向世界展示了顽强拼搏、自强不息、超越自我的广东男儿新风貌。 

  “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组队任务,在于佛山南海的南狮文化传承工作扎实,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有常规队伍和俱乐部,而且成为一个旅游品牌,每天都有南狮表演活动。”梁惠颜介绍。 

  训练期间,梁惠颜曾到北京探望过队员们,她说,孩子们都晒得黝黑,两眼炯炯有神,长大了,更有男子气概了。“有的队员病了伤了,也不愿意留在宿舍,而是跟着大队伍,看动作学习,精神可嘉,让我们为之感动、骄傲。”  

  

  出色演出 展现佛山男儿新风貌

  踏着鼓乐声,40头醒狮左腾右挪,上跃下跳,时而威武勇猛,时而雄壮威风,把狮子的雄健、威武、勇敢和力量表现的淋漓尽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当晚的联欢活动中,这群来自佛山的“南狮们”以娴熟、刚劲、威猛的表演得到了观众们的喜爱。 

  表演结束后,队员们都为这次表演的顺利完成感到开心与自豪,叶仲铭心里的石头也终于落下,他感慨:“封闭训练了三个月,十分辛苦,但在国庆节这个特殊日子,能在天安门前向全国观众展现国家级非遗项目南狮的风采,可以说此生无憾了。” 

  

  

  他们,是传承南狮文化的中坚力量 

  一起为他们点赞,为佛山点赞! 

声明:本站(及相关应用)尊重一切知识产权,所提供网络资讯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络,向公众提供纯公益化信息服务,不作任何商业用途;任何网站、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站(及相关应用)收录内容侵犯您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依法尽快切断相关内容。

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1. 佛山多家博物馆五一假期不打烊
  2. 《极限挑战3》昨晚播出“男人帮”佛山习武打擂台
  3. 扎根本土用真情实感打动观众
  4. 佛山诗人作品捷克首发
  5. 市图书馆少儿阅读乐园周六起夜间开放
  6. 佛山韵律文化生活导航(2019年第6期)
  7. “翰墨飘香”澳中佛山书法作品联展开幕
  8. 佛山首个状元文化展示馆开馆
  9. “00后”玩摇滚音乐

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扫一扫添加小程序

联系我们: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文明路213号 | 邮编:510000 | 电话:020-81162778 © 2015 广东省文化E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