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创作岭南文化作品为社区“换脸”
来源: 广东文化网 更新时间: 2015-07-23 收藏
22日,由团市委、市文广新局、市青联主办的“岭南文化与青少年传承”主题研讨交流会在广州图书馆举行,广府人海外联谊会会长、广州市原市长黎子流、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倪惠英等嘉宾分别结合各自所从事或熟悉的行业领域,针对岭南文化的内涵外延、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和传承岭南文化、如何更好地推动岭南文化传播等话题分享意见和建议。
活动现场?
将陆续推出青年说青年唱系列项目
交流会上,市学联代表与青少年代表、志愿者代表一起为“传说广州青春记忆”广州青少年岭南文化传承系列活动之“青年绘”项目点位地图揭幕,宣告“青年绘”项目正式启动。下半年,项目将以社会众筹的方式,广泛邀请从事岭南文化研究的专家顾问团队,致力于岭南文化保育的社会组织,热爱岭南文化、擅长涂鸦绘画的设计师和青少年“城市创客”等,帮羊城社区“换脸”。
团市委社工部副主任陈宏介绍,将根据前期在全市征集选取的30多个社区围墙、工地围墙等点位,以广州的城市记忆为素材,策划、构思展示岭南文化特色的图案并招募各界市民、青少年代表进行涂鸦绘画,让千年羊城展现时尚一面。
“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深入开展‘传说广州青春记忆’系列活动。除了‘青年绘’之外,还会陆续推出‘青年说’‘青年唱’‘青年拍’‘青年韵’等一系列项目,以多种青少年喜爱的形式,唤起青少年群体对岭南文化的记忆,呼吁社会各界参与岭南文化和经典的传承。”陈宏说。
陈宏提到,围绕“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城市定位目标,团市委联合相关单位推出了“广州青少年岭南文化传承系列活动”,着力在青少年当中普及和推广岭南文化。其中,“书香羊城”广州青少年文化素养提升计划通过真人图书馆、好书荐青年等方式,帮助青少年在阅读中领略和品味岭南文化;“童心广州梦”广州市中小学生文化创意大赛则鼓励中小学生以绘画、书法、摄影、微视频等创作方式,表达对城市的热爱。
谈文化?
广府文化最具水乡情怀
知名广府文化学者饶原生认为,在岭南文化中,广府文化最具水乡情怀,潮汕文化是靠水吃水的典型,而客家文化则是靠山吃山的典型。饶原生强调,对于岭南文化,最主要的就是认同这种文化所带来的生活方式和感觉。“在广州,喝早茶、唱童谣、骑楼、街道等事物都包含着生活情怀以及文化。”他说。
在广州市城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胡展鸿看来,岭南建筑亦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应该是系统和整体来看,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应该是岭南文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胡展鸿表示,如今国家大力发展经济文化,不同的区域往往有同质化的现象,但地域文化是存在差异性的,近几年广州也越来越重视岭南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谈到岭南文化的内涵,广府人海外联谊会会长、广州市原市长黎子流认为,可以用“慎终追远、开拓奋斗、务实包容、敢为人先”16字总结。“从南雄珠玑巷跑下来的人,走到南海县九江遇到塌坡、洪水,但是广府人一一克服所有困难。”黎子流说,“这16个字包含很多代人的汗水、泪水,要一代代传承下去,还要与时俱进,吸收西方文化、优秀的文化唯我所用。”
谈传承?
黎子流:广东话一定要保留
交流会中,黎子流提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出国留学的广东学生,写汉字写不好,只能使用英语交流。“我们开始丢掉传统文化,更不用说再去传承古文和书法等国学了。”黎子流十分忧心。
在黎子流看来,目前的粤语文化已经开始被遗忘,再不大力呼吁,就更没有了。“忘记了广东话我是不同意的,一定要教育小孩讲方言,世代流传下去。语言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普通话一定要推广,广东话一定要保留。”
“能卖祖宗田,莫卖祖宗言。”无独有偶,饶原生同样认为,粤语作为文化识别最重要的要素,要传承文化,就要抓住语言这个文化的核心。
在新时代下,如何运用互联网传承岭南文化?饶原生提出,最重要是迎合青少年的兴趣,找到适应的方式。他举例,如果将文化部门比喻为一个公众号,市民、青少年比喻成粉丝,那么文化部门传播什么内容、采取多大的力度,将决定粉丝们对岭南文化的接受程度。
“为什么广府文化做不到《我是歌手》《奔跑吧兄弟》的影响力?我们不应该是广府人或者是本地人才传承广府文化,我们应该要令更多人爱上他,而不是为了传承而传承。”广府文化促进会执行主席冯坚勇认为,推广者应首先要以青少年的思维来思考,要跟他们的想法一样。“我要推广广府文化,我会用喜羊羊的模式去定位我们的思维”。
胡展鸿则明确“线下”思维,他建议,家长与老师可以组织孩子参观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建筑。“要让孩子全面了解广州是什么样子的,广州不只有珠江新城,还有上下九、陈家祠、黄埔古港等。”胡展鸿说,“同时告诉他们这是岭南文化,是需要珍惜,需要保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