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文化E(驿)站

免费艺术学堂惠及外来工子女

来源: 广东文化网      更新时间: 2015-04-24 收藏     

编者按:深圳梧桐山脚下的梧桐小学传出了古典背景乐及舞蹈老师的“口令”。不到20名孩子准时开始了他们每周两次、每次90分钟的芭蕾舞训练课。

“后背挺起来,脚背立起来……”23日下午4时半,深圳梧桐山脚下的梧桐小学传出了古典背景乐及舞蹈老师的“口令”。不到20名孩子准时开始了他们每周两次、每次90分钟的芭蕾舞训练课。

据悉,这个名为“小花朵芭蕾舞团”的免费课堂已经覆盖了深圳13所小学,让5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益。

天分都应该早一点开发

“来,咱们要把脚拉直了,慢慢从胯到膝盖再到脚弓往上举……”舞蹈老师李玲娟一边矫正一位小团员的动作,一边向其他孩子讲解,“对,这样是不是美多了?”

为了让有的孩子更好地准备广州市艺术学校5月份面向全省招生的考试,李玲娟最近还在加强督促这些孩子们的训练。

“这些孩子都符合跳芭蕾的要求,有清瘦的脸蛋、身板,细长的腿,但与那些从小就被重视培养艺术特长走出来的孩子相比,他们更晚发觉自己的美,我们就是得首先让这些孩子发现美。”看着孩子们的训练,小花朵芭蕾舞团发起人兼团长、深圳市假日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亚珺颇有感触地说,“外来务工家庭也有不乏艺术天分的孩子,但因为家境拮据,父母只能供他们读书,没有能力给孩子多一点机会进行艺术熏陶,而孩子不论出身,天分都应该早一点开发”。

梧桐小学是深圳梧桐社区的一所公办小学,在校学生有600多名。由于周围手工小作坊居多、快递服务公司多,外来务工人员集中,所以学校超过90%的孩子都来自外来务工家庭。

在深圳福彩中心等部门的牵线下,小花朵芭蕾舞团于2013年7月来到了梧桐小学,从二年级至四年级中挑选了28名孩子,开始进行芭蕾舞训练。这里也成了该舞蹈团在深圳市的第五个据点学校。

王亚珺于2012年7月创办了小花朵芭蕾舞团。选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集中的学校,身体条件适合的孩子免费参加训练,学校提供免费场地,王亚珺资助所有聘请老师、服装、演出等费用。近3年下来,“小花朵芭蕾舞团”有4名孩子已经考取了广州市艺术学校。

一人有一个梦想

王亚珺还记得,“小花朵芭蕾舞团”的第一个试点是龙岗区平湖镇的新南小学。学校一听说,连夜联系了38名“想跳舞”的孩子。舞团对第一批孩子来者不拒,“孩子都已经来了,不能伤了他们的自尊”。结果,不到1个月的“暑期集训”就排出了《天鹅湖》(大班)和《万泉河水清又清》(小班),汇演的那天挤满了家长,吸引了一双双充满好奇和希望的眼睛。

据了解,小花朵芭蕾舞团驻点的学校,学生大多来自条件较差的城中村、插花地。最让老师们难忘的是他们脸上“不自信”的表情,不少团员被选进“小花朵”时,是“一副低着头、弯腰驼背的样子”。不过,经过芭蕾舞的训练后,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我想考中央芭蕾舞团”,梧桐小学四年级的杨文龙才11岁,但说起话来,就像专业舞者那样老道。比他年长1岁的姐姐也在学跳芭蕾舞,她的梦想是“当一名舞蹈老师”。

500多名孩子来自不同的学校,相同的是,他们的父母都是在深圳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过去鲜有想过孩子的梦想可以这样“艺术”。

小花朵芭蕾舞团唤醒了一些艺术天分很高的小舞者。但王亚珺也知道,“100个孩子里,能有一两个成为专业舞蹈演员,做梦都会笑醒”,她更希望的是提高这些孩子的艺术修养和个人素质。

为了挖掘更多孩子的天分,让他们展开梦想的翅膀,王亚珺还组织起弦乐团、合唱团,每年花费200多万元。她说,这些费用“目前还能担负”,但未来希望得到社会更多的支持。

声明:本站(及相关应用)尊重一切知识产权,所提供网络资讯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络,向公众提供纯公益化信息服务,不作任何商业用途;任何网站、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站(及相关应用)收录内容侵犯您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依法尽快切断相关内容。

广东文化网

  1. 市博物馆首届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启动
  2. 东坑“卖身节”万人湿身大战
  3. 松山湖联手苹果:奏响“文化+科技”自主创新“最强音”
  4. 塔坡社区舞蹈队自编自舞庆党生
  5. 粤首届麒麟文化节昨日在清溪镇开幕
  6. 佛山禅城区文化馆新馆正式启用,11大功能室免费开放
  7. 横栏举办2013元旦大型粤剧艺术展演活动
  8. 《一梦·如是》昨晚为2019广州大剧院舞蹈演出季启幕
  9. 广东美术馆将办甲午展
  10. 广东省首届百姓艺术健康舞推广活动在江门举行启动仪式

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扫一扫添加小程序

联系我们: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文明路213号 | 邮编:510000 | 电话:020-81162778 © 2015 广东省文化E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