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文化E(驿)站

30名科普志愿者进入广东丹霞山“找茬”

来源: 广东文化网      更新时间: 2015-01-28 收藏     

编者按: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30名地质地貌科普志愿者,27日结束了为期一周的广东丹霞山科普实训各自返校。据丹霞山管委会介绍,这群志愿者在考察学习丹霞地貌知识之余,还提出不少建议,发现并指出了不少地质、植物、动物等名词标示错误,“他们不仅是来学习,也是来找茬的。”

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30名地质地貌科普志愿者,27日结束了为期一周的广东丹霞山科普实训各自返校。据丹霞山管委会介绍,这群志愿者在考察学习丹霞地貌知识之余,还提出不少建议,发现并指出了不少地质、植物、动物等名词标示错误,“他们不仅是来学习,也是来找茬的。”

自22日开始,受丹霞山管委会邀请,这批由地球科学、地质地理、环境生物等相关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们组成的科普志愿者队伍,在丹霞山工作人员和当地志愿者的带领下,进入丹霞腹地,爬山涉水,实地了解学习丹霞地貌、地质科学;生物多样性及动植物的知识;丹霞文化和文物等。

“雕鸮别名猫头鹰、草鸮也是属于猫头鹰科的夜行猛禽,而鹗是一种鹰,种属是不一样的,但丹霞山博物馆的鸟类标本,却将这两种鸟类标示为雕鹗、草鹗。”志愿者佘晖称,虽然大多数游人都分不清,但博物馆不应出现这样的错误。

除了鸟类标示有错误,来自中国地质大学的研究生卢隆桥在考察锦石岩、一线天等景点时,发现地质年代标示错误,“景区的少数地质现象解释欠妥,比如一些应该标示为‘断层’的,标示牌却是‘节理’。”

“这批志愿者极其认真,在学习之余,还不断发现我们的不足之处,并给予纠正。”负责带队的丹霞山科技管理科长陈昉对志愿者的认真十分赞赏,一周的时间内,30名志愿者居住在丹霞腹地的村民家中,白天进山考察,晚上回到驻地,切实了解丹霞山原住民的生活、生产状态,“条件蛮艰苦,但情绪很饱满。”

据陈昉介绍,组织科普队伍走进丹霞山,旨在普及丹霞地貌相关知识,不断提升公众对地质公园的认知度,带动公众热爱自然、保护地球,传播生态文明与人类和谐发展的理念,“国土部科教司对我们的科普活动非常关注、支持,这样的科普考察,今后将向国内其他地质公园推广。”

据悉,志愿者们返校后,将围绕地质公园、丹霞地貌等主题,向身边的同学、社团、家人分享丹霞山科普之旅,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把本次所学传授给大家。

声明:本站(及相关应用)尊重一切知识产权,所提供网络资讯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络,向公众提供纯公益化信息服务,不作任何商业用途;任何网站、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站(及相关应用)收录内容侵犯您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依法尽快切断相关内容。

广东文化网

  1. 著名画家李可染的《韶山》拍出了1.24亿元人民币
  2. “寿山石雕艺术精品展”在深开幕
  3. 寓言专著《东施美容》受读者热捧
  4. 江门一幼设属于孩子的博物馆,全市小朋友可参观体验
  5. “中国改革开放文学论坛”在深揭开序幕
  6. 坪山美术馆开馆一周年,这些大咖送来祝福
  7. 中山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开幕上千图片及实物回顾40年巨变
  8. 粤谣配漫画琅琅叹广州
  9. 弘扬妈祖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10. 文武相‘畔’丹心存西秦戏唱响羊城

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扫一扫添加小程序

联系我们: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文明路213号 | 邮编:510000 | 电话:020-81162778 © 2015 广东省文化E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