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文化E(驿)站

一次低空飞行姿态的公共雕塑展

来源: 广东文化网      更新时间: 2014-12-22 收藏     

编者按:“2014深圳公共雕塑展”的策展人孙振华的心目中,将这场展览定位为“一场低空飞行姿态的雕塑展”,小心翼翼地介入到公园美景中,以表现对生活的敬畏和敬意。

如果没有看到18日上午展览的揭幕仪式,那些走进中心公园D区的市民们不容易发现这里正在举行一场雕塑展。因为“2014深圳公共雕塑展”的策展人孙振华的心目中,将这场展览定位为“一场低空飞行姿态的雕塑展”,小心翼翼地介入到公园美景中,以表现对生活的敬畏和敬意。

可触可玩还可用的雕塑

公园内的小桥流水树林草地之间游园的市民们与15件雕塑作品不期而遇。大家发现,这些雕塑与那些钢筋水泥铜铁不锈钢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传统城市雕塑有显著不同,它们润物细无声地和环境融汇于一体,有的甚至还有实际功用直接与人互动。

比如热爱动物的设计师张达利的作品《猫乐园》,是将捡到的树枝搭建成一个由树枝组成的小房子,让公园的流浪猫狗有个栖身之处。而市民、义工又定时放一些水及食物进去。大概这个新鲜地儿已经为不少流浪猫狗们发现,它们争相转告,里面的猫狗粮立马被消耗了不少。

建筑师冯果川的作品《玩的风景》是用钢管绳网在步行桥下方的一片空地搭建出一组游乐装置。现场,除了孩子们,还有不少成人在上面攀爬跳跃晃动,其情其景煞是欢乐。

好多市民饶有兴趣地去拨动一把躺在草地上的伽倻琴琴弦。韩国艺术家高昇铉将一棵在深圳地铁工程中被砍下来的树制成了这把琴,他曾经在世界很多地方用当地的树木制作伽倻琴,每一把都有独一无二的性格和音色。他说希望借此浅唱的琴声表达对自然的爱意。

策展人孙振华很乐意看到这样欢乐的互动场面,因为他正在沿着福柯的名言“应该写一部有关空间的历史——这也就是权力的历史”去反思公共空间背后隐含着的权力关系:谁来支配?谁来享受?

打破传统雕塑创作边界

孙振华说,早先,中心公园叫八百米绿化带,是最早的城市规划者为城市留下的“绿肺”。后来,封闭式的荔枝林打开了,改造成为免费向市民开放的公园。从2000年开始,中心公园的南侧,逐渐变成了一个国际雕塑园区,成为放置国际友好城市赠送雕塑的专门场地。对深圳而言,国外雕塑陆续进入深圳的公共空间,使它在文化上成为更进一步向国际开放、互动、交流的一个标志。

到今天这一场“2014深圳公共雕塑展”把“雕塑”的概念扩充了,在雕塑的“公共性”探索上更进一步。15件作品均为展览空间“量身定制”。在开始创作以前,策展人和艺术家们多次到展览场地体验环境、相互交流。15件作品既是经由每位艺术家独特的风格语言和艺术思考,又是植根于本土文化生态和所处的空间环境而自然生长出来的。在参展艺术家的选择上,本次展览以“跨界”和“本土”作为基本原则。跨界——16位参展艺术家除雕塑家外还包括了设计师、建筑师、人类学家,是一个打破传统雕塑创作边界的参展团队。

不倦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

来自本土的著名雕塑家戴耘一改他惯有的红砖符号,而是用几百只扇子做了一个随风轻舞的装置。“扇子由于实用功能的消退,使我有冲动做一个非实用大物件,让它们回到草木之间,呈现一种诗意”。

本土女建筑师余加的作品《白草地》是在一株树下用建筑施工的白色扎带种植了一片白草地,像是从未来飞来的物种降临在今天的日光之下,它带着某种未来信息——一个不再有自然气息未来,一个毁灭后的“圣洁”幻象。或许可以警示人类思考自己的欲望与不断损毁的地球之间的关系。

美国人类学者马立安的作品《演变》是一个夯土塔上面顶一艘三班船。夯土塔里面有蚝壳,也有塑料瓶和电路板等。这个雕塑被著名艺术评论家鲁虹直接称为“深圳的纪念碑”。马立安说,1000年以来,深圳沙井、后海等社区产生神州最美味的蚝,蚝业是深圳本地生态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但是传统的生态文化在逐渐消灭,很多深圳人跟本地的传统生态早已没有关系。马立安希望希望这个作品能让深圳人重新考虑自己与传统的生态文化之间如何建立新的可持续发展关系。

走入中心公园的市民们难掩对于这些作品的新奇感和兴奋感,大家对于这些作品在展览完之后的去处很好奇。孙振华说,大部分雕塑作品在展览完之后将留在中心公园供市民长期观赏和互动,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爱护它们。

本次公共雕塑展由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主办,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深圳雕塑院)承办。

声明:本站(及相关应用)尊重一切知识产权,所提供网络资讯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络,向公众提供纯公益化信息服务,不作任何商业用途;任何网站、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站(及相关应用)收录内容侵犯您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依法尽快切断相关内容。

广东文化网

  1. 东坑“卖身节”万人湿身大战
  2. 张继刚执导京剧《赤壁》将上演
  3.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
  4. “潮人精英书画展”和洲堂艺术馆开展
  5. 东莞民族乐团首次正式亮相望更多市民加入
  6. 深圳美术馆展聂鸥作品充满童趣的水墨世界
  7. “聘园艺轩杯”书法获奖作品在新会区举办
  8. “奇妙的和谐”丁毅、赵石勇声乐专场音乐会
  9. 公益广告塑新景羊城唱响中国梦
  10. 花都区“送文化体育下乡”启动仪式

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扫一扫添加小程序

联系我们: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文明路213号 | 邮编:510000 | 电话:020-81162778 © 2015 广东省文化E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