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中的岭南很美很熟悉
来源: 广东文化网 更新时间: 2014-12-05 收藏
编者按:大型原创舞剧《沙湾往事》在佛山琼花大剧院上演,脍炙人口的广东民乐、如诗如画的岭南风光、飘逸动感的舞蹈,将佛山观众带回大美之境。
昨晚,大型原创舞剧《沙湾往事》在佛山琼花大剧院上演,脍炙人口的广东民乐、如诗如画的岭南风光、飘逸动感的舞蹈,将佛山观众带回大美之境。
用音乐展示宏大时代背景
舞台剧故事发生在番禺沙湾地区,“何氏三杰”何柳堂、何与年的祖父何博众是广东民乐的先驱者,何博众不仅创作了《雨打芭蕉》,还练就“十指琵琶”,有“琵琶大王”的美誉。他的技法灵活,靶形变化无穷,所弹奏的“十面埋伏”被形容为“来如千军万马,去若行云流水”,技艺精湛。故事围绕“何氏三杰”创作《赛龙夺锦》的真实经历进行再创作,融入家庭冲突和抗日战争,情节紧张。
除了以经典曲目《赛龙夺锦》的创作和演奏作为主要内容贯穿始终外,还创新性地融入《雨打芭蕉》、《平湖秋月》、《步步高》等岭南特色音乐,曲风清新典雅,委婉柔和。记者发现,原本只是一支琵琶独奏的《赛龙夺锦》,被主演处理得更加张扬,根植于宏大的时代背景与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展现广东人齐心合力、奋勇向前的精神。
从剧中赏岭南风光和民俗
《沙湾往事》中的音乐独具特色,而舞美和布景也堪称精良。舞台剧采用岭南建筑为背景,趟龙门、花格、青砖墙……景色变幻,虚实交错,将观众带回旧日时光。
观众小玲认为,《沙湾往事》带给她既熟悉,又新鲜的感受。熟悉是因为身处岭南,从剧中可以观赏到地道的岭南风光和民俗。新鲜是因为舞剧全采用音乐和肢体语言推进剧情,舞美和动作活泼,融入现代元素,即便是新佛山人,都不会因为语言或者文化差异而读不懂剧目内涵。
观众“火车进站”认为,《沙湾往事》很美,舞剧叙事能力很强,能完全脱离语言的束缚去讲述一个完整而流畅的故事,无论背景灯光还是舞蹈设计都具有感染力,但美中不足的是开场。“假如导演能用开场小高潮的方式,快速将观众带回一个特定的年代和氛围,而不是用文字缓缓叙事,也许会更好。”他说。
声明:本站(及相关应用)尊重一切知识产权,所提供网络资讯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络,向公众提供纯公益化信息服务,不作任何商业用途;任何网站、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站(及相关应用)收录内容侵犯您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依法尽快切断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