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文化E(驿)站

以创意策划引资开发文化资源

来源: 广东文化网      更新时间: 2014-04-19 收藏     

编者按:乐昌,向有“楚越要冲”、“入粤门户”和“广东北大门”之称,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文化丰富多彩。随着不同朝代的更替,各族人民频繁的交流,中原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和西南文化在此交融发展,演绎出独具魅力的特色文化。特色文化资源的成功开发利用,既源自丰厚的文化底蕴,更是文化的张扬与发展。当前,繁荣乐昌特色文化,建设粤北文化强市,需要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
乐昌,向有“楚越要冲”、“入粤门户”和“广东北大门”之称,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文化丰富多彩。随着不同朝代的更替,各族人民频繁的交流,中原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和西南文化在此交融发展,演绎出独具魅力的特色文化。特色文化资源的成功开发利用,既源自丰厚的文化底蕴,更是文化的张扬与发展。当前,繁荣乐昌特色文化,建设粤北文化强市,需要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

整合特色资源,开发旅游景观。赵佗城遗址具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乐昌人民引以为荣、充满怀旧风情的地方,是乐昌独有的古遗址。可以通过文化艺术形式再现岭南门户“佗城”曾经的繁荣和安定,集历史、文化、旅游、餐饮、商业、娱乐、住宅等于一体,不仅是展现乐昌历史文化风貌的旅游景点,而且是领略乐昌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的最佳场所。此外,庆云镇户昌山古村、坪石老街、“官井”、文峰塔、宜乐古道等,可以与乐昌峡平湖游、金鸡岭、龙王潭、古佛岩等一起包装,开发成为旅游胜景。

以故事活化资源,以艺术增强感染力。乐昌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民间传说、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可以编撰演绎各种故事,使特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更深刻更广泛的拓展。一些具有历史积淀的物质载体(如赵佗城遗址、老坪石明清民居建筑)、民间传说(如乐昌公主、慧能卧石练佛)、民俗风尚(如节庆祭祀、客家山歌对唱)、民间故事(如龟峰寺、文峰塔),均可加以开发和利用,通过创意策划,以艺术演出的形式来吸引消费者。如开发佗城文化,编演剧目《岭南王赵佗》;考古挖掘出新石器遗迹,编演音乐剧《诗意粤北》。

策划创意项目,吸引社会资本。利用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通过创意策划和市场运作,在吸引社会资本联合开发上,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乐昌开发的理念应是“大生态、大文化、大旅游”,即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文化建设为核心,将乐昌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基地。以文化为魂,借助乐石昌山和公主隐居地的传说,规划数个主题景区,将传统文化和生态文化深深植根于每个项目、每个景观之中,并运用现代技术提高其文化层次和品位。文化苑建成游山、玩水、寻古、赏花、探洞、品果、听歌的城乡特色游主体景观群,主要标志性建筑群有:西石岩寺、公主园、金鸡啼晓、古人遗迹、长征路、古佛洞天、桃李园等。把文化馆、体育馆连通博物馆,展出新旧石器和秦汉时期文物,道路两旁建造一排排精巧雅致的铺面,开设土特产商店、雅石坊、书画轩、特色饮食店等,让闲逸的市民、新奇的游客在文化一条街中切实感受乐昌丰厚的特色文化底蕴。政府与投资者的“双赢”,靠的就是对资源的有效经营。

提炼文化符号,塑造文化品牌。提炼文化符号、塑造文化品牌是开发利用特色文化资源创造价值的一种重要模式。如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灵溪县(乐昌最早的县名)“灵溪春”酒是南齐十大宫廷贡酒之一,唐李肇《唐国史补》说“……河东之干和蒲萄、岭南之灵溪……”对灵溪酒的出处,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有所补充:“灵溪在乐昌东北,源出泠君之山,以其水酿,曰灵溪酒。”这里出产的米酒,清醇可口,浓香沁人。如果乐昌借助佗城的文化符号,推出“佗城王”老酒,以现代独具创意的理念重新打造品牌,包装设计精美,产品配方合理,口味口感良好,酒瓶造型新颖,消费者必然更加青睐。因为“佗城王”老酒卖的不仅是酒,还有文化,还有乐昌人的佗城生活情结,符合现代人的怀旧时尚。

作者系乐昌市文化馆副馆长

声明:本站(及相关应用)尊重一切知识产权,所提供网络资讯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络,向公众提供纯公益化信息服务,不作任何商业用途;任何网站、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站(及相关应用)收录内容侵犯您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依法尽快切断相关内容。

广东文化网

  1. 广州新秀主演《蝴蝶夫人》香港上演获得成功
  2. 丹霞山将推进建设影视制作基地
  3. 城市文明指数广州位居前列
  4. 广州四大文化场馆预计两年内建设完工
  5. “中国文化与文化中国”专题讲座举行
  6. 13座朝代最齐全的祠堂群藏身沥滘
  7. 河源:探索工坊进校园开展科普活动
  8. “百年辛亥百媒行”活动中山启动
  9. 第二十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开幕
  10. 广州珠江钢琴力争做世界最强的乐器企业

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扫一扫添加小程序

联系我们: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文明路213号 | 邮编:510000 | 电话:020-81162778 © 2015 广东省文化E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