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文化E(驿)站

南澳I号出水锡壶为“前往东南亚”佐证

来源: 广东文化网      更新时间: 2010-05-19 收藏     

编者按:昨天出水的锡壶。写有“福”字的陶瓷。关注“南澳Ⅰ号”●专家称彩釉瓷价值超过前期出水的瓷器●出水锡壶可为“古船前往东南亚”作佐证●船舱尚未发现尸骨,船员逃生可能性较大本报汕头讯 (记者王鹏、陈正新)昨

昨天出水的锡壶。

写有“福”字的陶瓷。

关注“南澳Ⅰ号”

●专家称彩釉瓷价值超过前期出水的瓷器

●出水锡壶可为“古船前往东南亚”作佐证

●船舱尚未发现尸骨,船员逃生可能性较大

本报汕头讯 (记者王鹏、陈正新)昨日是国际博物馆日,重启“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以来出水的大量文物,在这处古沉船遗址上方的打捞船上集中亮相。一批文物首次公开,几件彩釉瓷器的亮相让人们对于这艘沉船上搭载的瓷器艺术价值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期待,专家称类似瓷器也在福建“碗礁一号”沉船中有发现。

出水的秤杆用途暂不可知,而昨日新出水的文物类型还包括锡壶、核桃等。不少新的体现汉文化、佛教文化的瓷器及其他器物出水,故宫博物院古陶瓷专家陈华莎据此认为,古船前往东南亚国家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最新亮点:

亮相彩釉瓷或景德镇造

昨日展示的文物中,最受关注的焦点无疑是首次亮相的彩釉瓷器。

这些彩釉瓷器,分为红彩和绿彩。国家水下遗产保护中心“南澳Ⅰ号”考古发掘现场领队孙键认为,彩釉瓷器在目前出水的所有瓷器中是做工比较细的一类器物。他介绍,这些彩釉瓷经二次上釉,表面为低温釉,很容易就氧化、变黑。瓷器中有部分金彩已经剥落。

古陶瓷专家陈华莎介绍,这种彩瓷先画完青花再上一层透明釉,入窑后再在高温中一次烧成。目前出水的五彩彩釉瓷器,叫低温彩,先把这个带釉的坯子烧好后再用各种颜料在上面画,最后经低温炉烘烤出来。

她认为,这些彩釉盒子很可能是景德镇的,“因为景德镇的五彩是从元代开始就有了,明朝万历时,五彩也是个高峰。”陈华莎介绍明代万历年间的彩瓷特点为“五彩特色是不受任何约束,非常随意,像小孩画的一样,大红大绿,不太讲究章法,有率真之美”。

孙键说,其实这样的器物在福建海域“碗礁一号”沉船发掘的时候也发现过,那一批是康熙年间的。这样的器物在欧洲市场上卖得很多,日本也有,很多是福建平和窑出来的。

孙键表示,就这批货来说,当时,这些彩釉瓷海外的卖价比其他的青花瓷可能要高些。

古船目的地:

驶往东南亚的可能性增大

佐证一:出水锡壶2件

昨日的打捞中首次出水了锡壶。出水的锡壶共有2件,光泽、颜色均已不见。孙键说,壶的风格是典型的明代风格,比较简练。

“它们的出水位置比较近,所以推测应该不是船员的生活用品,应该是作为货物出口。”

陈华莎则表示,如果能证实这两个锡壶为船载货物,则对了解沉船当时的目的地或者船主人身份提供重要的实物参考。“东南亚有很多佛教国家,这个壶有可能是用来净水的,在东南亚国家称为军持壶”。

佐证二:出水净瓶2件

昨日新出水的两件喇叭口细颈葫芦身的瓶子,陈华莎称之为净瓶,并介绍其用途一般为佛前供器,通常都是成对的。由于东南亚国家多数信仰佛教,陈华莎认为这也是研究古船航向目的地的实物参考之一。

专家推断

未见尸骨

船员逃生可能性大

昨天孙键分析说,从目前的考古发掘研究情况看,三点金海域旁边就是国际航线,走歪一点点就容易触礁,因此古船触礁沉没的可能性大。

另外,古船还没有发现尸骨,而沉没位置离岸较近,船员要逃生应该有可能的。而且船离礁石还有段距离,可以看出不是瞬间沉没的,可以说船员逃生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携铜过多

不像正常出口行为

截至昨日,重启打捞工作已过一个月,千余件文物中包括了大量的铁锅和铜饼。孙键认为,这也是这次发掘发现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尤其是出水如此多铜饼,在孙键看来比较不正常,“不像是正常的出口贸易行为”。

孙键说,中国在历朝历代是闹铜荒的,明代是禁止铜出口的。还有出水很多铜钱,完全没有使用过的痕迹,像是取出来就运走的,这从正常贸易来看是说不过去的。

其他文物

随着水下考古发掘的进一步深入,出水的瓷器中文字信息也越来越多。陈华莎表示,明代很多瓷器都会刷上吉祥语,在重启打捞后已出水的千余件瓷器中,“福、禄、寿、喜”基本都有了。

昨日展示的瓷器中,有一件图案中央画了类似卡通人物的青花瓷盘引起关注。这个盘子周围的花画风很成熟,中间像个洋葱头小朋友。孙键表示,从画风来看,这件瓷器制作时很随意。

目前新出水的秤杆,尚不能判断其用途。核桃也出水很多,但是食物还是货物,暂不能下结论。

本版图片/记者龙成通

声明:本站(及相关应用)尊重一切知识产权,所提供网络资讯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络,向公众提供纯公益化信息服务,不作任何商业用途;任何网站、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站(及相关应用)收录内容侵犯您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依法尽快切断相关内容。

广东文化网

  1. 春节期间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力度不减
  2. 传承传统文化,粤唱文明之声——新会迎来粤曲大赛
  3. “睹迹明心”书法作品展关馆开展
  4. “曦望”临武调研助力科普惠农
  5. 30支全球顶尖马戏团献艺
  6. 河源1823处古建筑将有“护身符”
  7. 广州拟出台新规:未完成文物调查不得征收房屋
  8. 破坏历史建筑处罚被质疑“没震慑力”
  9. 52场公益文化活动本周起福田上演
  10. 河源首届客家流行音乐节开幕

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扫一扫添加小程序

联系我们: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文明路213号 | 邮编:510000 | 电话:020-81162778 © 2015 广东省文化E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