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文化E(驿)站

九艺节“演交会”开创历史

来源: 广东文化网      更新时间: 2010-01-28 收藏     

编者按:《东方天籁》 广州首创文化广交会力促优秀剧目走进市场系列报道(三)备战九艺节  “与以往八届中国艺术节相比,‘九艺节’的最大亮点可以说是5月11日至14日于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演艺产品交易会

《东方天籁》

广州首创文化广交会力促优秀剧目走进市场

系列报道(三)

备战九艺节  

“与以往八届中国艺术节相比,‘九艺节’的最大亮点可以说是5月11日至14日于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演艺产品交易会(简称‘演交会’),而这也是广州的首创。”日前,在对“九艺节”前期筹备工作的系列采访中,广州市文广新局的几位相关负责人不约而同地如此介绍。而这一包含了六大板块、四大活动的文化广交会,不仅是目前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而且剧目排行榜、国内10大演艺经纪人和国际10大演艺经纪人的评选等均属首创。

本报记者 周娴、苏蕾 通讯员 蔡锦明

力争创国内演出交易新纪录

7场馆200展位迎百余团体

据了解,此次演交会拟设展位200个、场馆7个,共展出各类剧目近百个。“我们这次将邀请大约15个国家的专业演出团体不少于100家,演出商不少于400家,力争创造国内演出交易量的新纪录。”市文广新局艺术处处长徐彬告诉记者,这次演交会的主要目的是为中国优秀舞台艺术搭建交易平台,努力打造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演出交易第一品牌。虽然展会只有4天,但剧目观摩完全和九艺节同步,将邀请各国艺术总监、世界知名演出经纪组织、各演艺剧院总监,邀请国内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解放军、武警、文化部直属院团组团以及各省市演出公司、演出中介、演出经纪人观看参加第十三届文华奖评选的50台剧目和10台左右特邀外请剧目。

被问及这一文化广交会如何具有可持续性,他回答说:“我们将成立广州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设立演交会常务组织机构,并在北京、上海设立办事处,随时收集汇总历年演出市场信息以及发展态势。同时,对国内外不少于50家知名演出商提供优惠条件,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吸引更多的演出商参与。还会持续追踪参会单位的交易情况,建立演交会服务升级系统以及长期联络通道。此外,设立招商部则有助于系统地进行商务开发。”

六大板块四大活动抢眼球

为赖声川杨丽萍设专馆

据了解,优秀剧目大展示是整个演交会六大板块中分量最重的一块,此外,国际演艺大讲坛将邀请国际知名艺术总监、国内知名艺术家、演出经纪、导演围绕演艺产品市场走向及特征进行讲座;东方演艺大聚会将设话剧、歌剧、舞剧等10多个专业展馆;演艺经纪英雄榜将设中国优秀舞台艺术演出票房排行榜,评选出演出场次多、票房高的前10名剧目;创意时空大趋势将以高端讲座分析演艺技术从模拟到数字,从数字到网络的舞台演艺技术变化及前瞻;霓裳斑斓秀广州则将安排现场演绎部分交易剧目片段。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民营文化企业的参与更是此次演艺交会的一大亮点。演交会不仅对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民营机构和个体演出商、制作人“亮绿灯”,并将参展国内知名民营演出机构的目标量定为“不少于20家”,还将为赖声川、孟京辉、杨丽萍等名家设立专馆。

重点项目未开先热

《西游记》有望外演50场

据了解,目前此次演艺产品交易会未开先热,作为广州演艺产品的重点推介项目,大型杂技剧《西游记》已获得日本、美国等演出商的青睐,广东音乐精品音乐会《东方天籁》受到了波兰方面的欢迎,人偶剧《八层半》或将被邀赴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演出,而广州艺术展示月也有望在纽约、悉尼等地举行……此外,宁夏银川舞剧《月上贺兰》、北京军区舞剧《红楼梦》、山东戏曲《霓裳》、河南舞剧《风中少林》等都是国内重点走出去项目,预计总成交量将在100场以上,金额突破500万美元,其中,仅杂技剧《西游记》就有望外演50场。

声明:本站(及相关应用)尊重一切知识产权,所提供网络资讯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络,向公众提供纯公益化信息服务,不作任何商业用途;任何网站、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站(及相关应用)收录内容侵犯您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依法尽快切断相关内容。

广东文化网

  1. “文明旅游·为珠海加分”快乐亲子嘉年华线下活动启动
  2. 雷锋日遇上元宵节爱与欢乐一起来
  3. 广东省第五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顺德开幕
  4. “台北文化周”本周末分别登陆星海和广州大剧院
  5. 话剧《一个人的莎士比亚》来深演出
  6. 肇庆:延续古城文脉推进“文化强市”
  7. 圆明新园文化艺术节开幕
  8. 我市举办残疾人书画公益培训班
  9. 广州文娱社交创业领先全国
  10. 宋代岭南村落钱岗古村明年开放

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扫一扫添加小程序

联系我们: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文明路213号 | 邮编:510000 | 电话:020-81162778 © 2015 广东省文化E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