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重点项目助推文化佛山建设
来源: 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更新时间: 2017-05-24 收藏
合作协议内容
8大重点文化项目
1文化中枢建设
2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3建设“佛山文化e网通”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4打造佛山题材文艺精品
5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6创建广东省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区
7推进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利用
8举办广东(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周
9大板块
1共同探索文化改革发展新路径2共同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3共同推动文艺繁荣4共同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5共同推动文物博物工作6共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7共同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8共同完善文化市场管理体系9共同建立文化人才队伍发展机制
10月14日,省文化厅与佛山市人民政府共同签订了一份文化建设合作协议。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指出,这是佛山市和广东省文化建设的大事,也是省地共建共享的新尝试和新探索。
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省文化厅副厅长刘启宇、张奕民,佛山市市长朱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文海,副市长麦洁华等出席签约仪式。当天,方健宏在佛山市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佛山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情况,并共同启动了“佛山文化e网通”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六大建议鞭策佛山文化产业前行
“围绕文化导向型城市的创建,佛山在全省范围内能不能成为文化创新的先行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示范区、艺术精品创作的高地、文化遗产保护的样板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镇、对外文化交流的主力军?”签约仪式上,方健宏为佛山文化发展提出了6点建议,希望佛山在这6方面能成为全省的领头羊。
方健宏表示,今后将在四大方面给予佛山更多机会与平台,如文化创新、文化政策方面,重大项目方面如文化遗产保护、群众艺术、对外交流等,文化系统专业指导、专家辅导、技术支持方面,以及财政等相关资源方面。
“佛山要把合作协议的签订当作进一步发展的契机。”朱伟表示,要按照协议约定的各项内容,把工作落到实处。
八大项目保障协议落地可行
省地签订合作协议,佛山不是先例,但此次协议内容的覆盖面之广、可操作性之强前所未有。
此次签订的合作协议包括9大板块、22个条款、8个重点项目,涵盖公共文化服务、艺术创作、文化产业、文化遗产等多个方面。
值得关注的是,协议以可落地可督查可持续为宗旨,覆盖面广,示范性强,具有很好的实际操作性。
市文广新局负责人指出,这份合作协议充分凝聚了省文化厅和佛山市政府在文化发展上的共识。与省文化厅签订合作协议,携手共树全省文化改革典范,对我市加快文化建设步伐、提高文化建设质量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肯定石湾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工作
当天上午,省文化厅领导一行还实地考察了“中国陶谷”,听取其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工作汇报。禅城区区长孔海文透露,“十三五”期间,禅城区将投入10亿元资金,同时撬动40~50亿元的社会资本,将“中国陶谷”打造成世界级陶瓷创新中心。
麦洁华介绍,与新建园区不同,“中国陶谷”历史底蕴深厚,有基础、有特色、有规划,各级政府也有决心,全力支持创建工作。
“文化产业园区一般需要有主导产业和集聚效应,‘中国陶谷’已经基本具备这两个元素。”方健宏表示,“中国陶谷”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也为创建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在对石湾镇街道在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方面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他也建议,发展文化产业不仅要努力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还要学会利用其他平台和渠道,如全省范围内首次评选文化旅游示范区、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等。

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 展示非遗魅力激发文化活力
- 艺术三大咖与市民共同品鉴艺术名品
- 禅城腊八诗会获“全国十佳诗会”
- 佛山全力打造“1 4”粤菜餐饮博物馆
- 三山“香港城”引入首个美术馆
- 石湾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开营
- 花乡之城的花艺转型初探
- 佛山已拥有农家书屋713家
- 市艺术创作院举办粤剧与广府文化沙龙
- 舞台剧《十面埋伏》顺德站媒体发布会在广州举行
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扫一扫添加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