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文化E(驿)站

看展品穿越历史读故事

来源: 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更新时间: 2017-05-24 收藏     

  “这是第一次以唯物主义观点来证明北帝在佛山的地位。”曾任市博物馆历史研究部主任的朱培建,现受聘于祖庙博物馆。身为祖庙历史文化陈列的顾问,他向记者介绍了此次陈列的重大意义。

  博物馆都有一个基本陈列,作为一馆之魂。与普通展览不同,陈列按照一定的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合而成,水准更高,更为强调“以物证史”。为了提升展陈的水平,展出的实物数量居多,偶有复制品,仿制品则极少。“因为复制品的要求更高,必须与原物是相同的材质、大小和颜色。”

  北帝巡游:“马云”穿越而来

  参观者踏入祖庙博物馆大门,凭栏俯视就可得见一组气势恢宏的特别展品,石湾陶塑“北帝出巡”。作品由佛山雕塑家吴信坤、简锡昭共同创作。

  整组人物陶塑活灵活现,120个人物,排列整齐,正进行着一场严肃的祭司活动。其中有官员、商人、贵族,神情姿态穿着各异,同时又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仪仗队,体现北帝信仰的力量。

  “历史的真实最重要,在这件作品的制作过程中,仪仗队的规制、服饰的细节,包括官员制服胸前的补子等,都以历史资料为据。人物的外貌,凹眼窝、窄额角、高颧骨,也符合南方人种的特点。”制作者吴信坤表示。

  规定动作之外,也有艺术家自由发挥的空间。

  在官商贵族队伍里,你可以找到“马云”,也可以找到“郭德纲”。

  “看这个商人的脸,是不是有点像马云?”吴信坤指着一个陶塑公仔问记者。这位华裔雕塑家说,为了增加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他将现代社会行业代表的脸谱悄悄换到了古代佛山人的脸上,这种穿越看似玩笑,却又意味深长。

  “今天做的是文化,一百年以后要成为一件文物。”吴信坤说,作为本地艺术家,作品体现出佛山的历史文化底蕴,增

  加观者的文化自豪感是自己的终极目标。

  真武崇信:北帝崇拜的由来

  100个游客来参观祖庙博物馆,都会问“北帝是谁”,而导游给出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这个问题就连许多老佛山也不甚明了。

  为了厘清北帝的源流、发展和演变,陈列的第一和第二部分给出了简明而又全面的展示。玄武石刻、铜铸玄武像、《瑞应图》中的玄武图等实物和展品,都在说明北帝崇拜的源头。而“真武图像学系谱”一图中,北帝从动物到武将再到文帝的演变过程更是一目了然。

  朱培建介绍,千百年来,真武从最初的星宿崇拜、龟蛇图腾,发展成为镇墓护卫、辟邪安宅的将军,从动物化走向人格化。宋元时期,真武信仰开始从民间信俗和道教神祇,发展为帝皇敕封的国朝祀典。明代,自朝廷到民间,对真武的神灵塑造和崇奉祭祀更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真武也从武神演变为文神帝尊,从地域神演变为国家神。

  廿七铺:佛山城市的雏形

  “廿七铺奉此为祖,亿万年惟我独尊”,悬挂于祖庙大殿外的这幅对联,揭示了祖庙在佛山的至高地位。

  廿七铺的来历是什么?此铺与店铺到底有何不同,又包含了哪些手工业行当?

  “廿七铺相当于今天的27个社区,每个社区由300间店铺组成,可以想象佛山古镇时期的商业规模之大,手工业态之兴盛。”佛山本土文化人士麦德楷表示。

  陈列开幕当天记者见到他时,他正细细欣赏一组八幅“佛山祖庙民俗风情组画”。只见画面上以流畅笔触描绘了各色人等在街面上的活动,犹如一副佛山版的清明上河图。“你看街道两边有许多店铺,显示佛山作为四大聚之一的繁华。金鱼堂、汾水铺、帽绫行这些铺名可不是信手写来,而是通过翻查历史记载找到的。”

  铺区制度的建立,基本结束了明初佛山的乡村状态,标志着佛山城市雏型的形成。

声明:本站(及相关应用)尊重一切知识产权,所提供网络资讯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络,向公众提供纯公益化信息服务,不作任何商业用途;任何网站、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站(及相关应用)收录内容侵犯您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依法尽快切断相关内容。

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1. 佛山街坊再现“汾江第一楼”
  2. 唐建画展持续至30日
  3. 孩子享文化大餐学习玩乐两不误
  4. 本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将于9月在呼和浩特举办
  5. 广东省中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在禅城举行
  6. 图书馆开在你家我家!佛山建成邻里图书馆838家
  7. 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管理人才培训班结业
  8. 赋予古建新生命力,体现岭南文化特色
  9. 琼花大剧院10月将上演两场粤剧

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扫一扫添加小程序

联系我们: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文明路213号 | 邮编:510000 | 电话:020-81162778 © 2015 广东省文化E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