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文化E(驿)站

“开笔礼”传承传统文化

来源: 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更新时间: 2017-05-24 收藏     

  穿汉服、点朱砂、写毛笔字……又到一年开学季,一些学校将新生开学仪式与传统元素结合。

  在古代,凡是新入学的生员,都需进行称为“入泮”的入学仪式。“入泮礼”的各个步骤有严格的规定,按照《礼记·王制》 的记载:“学童首先换上学服,拜笔、入泮池、跨壁桥,然后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学礼。”

  “开笔礼”兴起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找回曾经被我们丢掉的仪式感。作为礼仪之邦,中国儒家的仪式非常完备,祭拜祖宗,婚丧嫁娶,生日节日,都有一整套严格的仪式。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仪式越来越缺少认同感,一些重要的仪式也被有意无意地淡化甚至忽略。时下不少学校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入学礼”。往往全校各年级学生召集在一起开会,校长讲讲话,学生代表发发言,然后课本一发就算开学了。著名文化学者、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李河曾忧心忡忡地说:“仪式感的消失,让整个群体的精神世界彻底地无法安顿。”而对于孩子们来说,入学礼的缺失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失去了一次受到教化和洗礼的机会,一段可能终身难忘的回忆。

  在《小王子》一书中,小王子问:“仪式是什么?”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开笔礼”的出现,注定让开学这一天变得与众不同。第一次参与如此隆重的仪式,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体会到自己角色的转变,对即将开始的求学之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更应看到的是,现在的“开笔礼”不仅仅是一个空洞无物的形式,而是融入了多种传统文化因素。比如,通过诵读《论语》经典,感受传统文化魅力;通过用毛笔学写“人”字,领略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在庄严隆重的仪式氛围之下,这些文化符号的惊鸿一瞥,无疑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印象,驱使他们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更多地去了解传统文化,传承文化遗产。

声明:本站(及相关应用)尊重一切知识产权,所提供网络资讯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络,向公众提供纯公益化信息服务,不作任何商业用途;任何网站、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站(及相关应用)收录内容侵犯您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依法尽快切断相关内容。

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1. 佛山诗人作品捷克首发
  2. 版权为陶博会护航,有力保护创意产品
  3. 这个知识集市新书可免费借阅
  4. 张况长诗《三国史诗》出版
  5. 佛山醒狮舞上央视
  6. 让石湾陶走得更远
  7. 十分钟文化圈建设南庄获评审组肯定
  8. 佛山剪纸为广交会添彩
  9. 陶艺与电竞动漫文化创新结合
  10. 西樵山打造“四名”品牌

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扫一扫添加小程序

联系我们: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文明路213号 | 邮编:510000 | 电话:020-81162778 © 2015 广东省文化E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