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文化E(驿)站

深圳大剧院版歌剧清唱剧《江姐》首演圆满成功

来源: 深圳市文体旅游局      更新时间: 2017-12-19 收藏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迎春来 迎春来……”在雄壮的交响乐伴奏下,熟悉的旋律飘扬,夜空中悠扬的合声让人念念不忘,12月14日、15日深圳大剧院版歌剧清唱剧《江姐》上演,取得圆满成功。据悉,该剧是深圳大剧院创作的一台“准歌剧”。2天演出,共吸引了数千余名观众观看,无论是90后年轻观众还是经历了岁月的“上一代”,都纷纷竖起大拇指,给深圳大剧院版歌剧清唱剧《江姐》点赞。

  “红色经典”《江姐》感动两代人

  年轻一代不熟悉小说《红岩》,也不熟悉红色经典歌剧《江姐》,但这丝毫没有妨碍他们理解《江姐》。在14日的演出结束后,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90后观众,他们都表示被江姐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感染。深圳大剧院版歌剧清唱剧《江姐》采用的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鲍元恺重新编配的全新版本,保留了原歌剧的重要唱段,以清唱剧的形式,把原以叙事为主体,以人物间的矛盾冲突为主线的戏剧题材改变为以抒情和刻画心理活动为主体的音乐题材,具有英雄性和史诗性的特点。鲍元恺先生版本的《江姐》,是可以单独形成一个音乐会的,但该剧导演周彦却巧妙地加入了人物对白,将一首首的音乐作品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故事。

  如此,即便不熟悉江姐故事的90后观众,也很容易地融入剧情,对“蒲志高”的叛变气得牙痒痒,为江姐的坚韧和善良感动落泪。记者还注意到,在观剧过程中,一些略有年纪的观众,还情不自禁地跟着台上演员一起演唱。对于演员的表演,观众们也给出了正面评价。平时热爱唱歌的冯阿姨和她的“歌友们”一起来观看了14日的演出,冯阿姨说:“江姐唱得好,那嗓音又清亮又高亢,太棒了,人物扮相也好,漂亮。”对能在深圳这样一座年轻、现代化的城市里看到歌剧清唱剧《江姐》,冯阿姨感到很意外,“深圳的演唱会比较多,这些我们这个年纪爱看的红色经典相对少一些。”

  歌剧《江姐》交响化

  据悉,担任主演江姐的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马娅琴,马娅琴曾作为湖北省汉剧院当家大青衣参演了湖北省歌舞剧院歌剧《江姐》。在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原创经典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中领衔主演韩英,得到业界、媒体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被公认为“第四代韩英”,成为国家大剧院版歌剧《洪湖赤卫队》的蓝本和主创团队成员。另一位江姐扮演者卢清丽,是女高音歌唱家,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青年骨干教师公派意大利高级访问学者。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深造于中央音乐学院、留学于意大利罗马音乐学院。参演了多部歌剧、豫剧、清唱剧等演出。

  而专业观众则对深圳大剧院版歌剧清唱剧《江姐》气势磅礴的交响配器和“大部队”合唱印象深刻。从事音乐专业的陈先生告诉记者,深圳大剧院版歌剧清唱剧《江姐》由深圳大剧院爱乐乐团全程伴奏,并有专业合唱队“保驾护航”。“的确是大手笔,让我们感受到了交响化的歌剧《江姐》。”

  该剧的简练、写意的舞台美术也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据悉,担纲该剧舞台美术设计的是著名“舞美”刘小舟,他采用了多媒体实景,运用多媒体与实景的结合。《江姐》连续三天夜以继日地装台,舞台搭建了17米比8米宽LED屏,两百多盏专业灯,合唱队加乐队加主演地面进深23米,高清LED巨幕深达27米,多媒体巨幕将呈现二十多个画面,《江姐》还实景搭建了近四百平方米地面舞美,其中移动轨道两组,提拉民居景一道,地面移动民居景一道,指挥台附近主演区可移动组合,加上乐队与合唱团之间的表演通道,构成了一个流畅的表演空间,加之灯光细化切割的戏剧独解,让这部歌剧清唱剧增加了厚重的戏剧元素。

声明:本站(及相关应用)尊重一切知识产权,所提供网络资讯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络,向公众提供纯公益化信息服务,不作任何商业用途;任何网站、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站(及相关应用)收录内容侵犯您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依法尽快切断相关内容。

深圳市文体旅游局

  1. 福田区召开三大案件评选会引导各组争办大案要案
  2. 深圳文化年味越来越浓
  3. 市领导率队检查节前旅游安全
  4. 带领观众共享异域歌舞风采
  5. 《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获得正式批准
  6. 第22届深圳大剧院艺术节开幕
  7. 龙岗区多措并举加强印刷企业监管
  8. 深圳马拉松12月16日开跑
  9. 深圳地铁旅游周开幕
  10. 第十二届社区邻里节坪山“开锣”

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扫一扫添加小程序

联系我们: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文明路213号 | 邮编:510000 | 电话:020-81162778 © 2015 广东省文化E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