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文化E(驿)站

深圳新闻网:2017深圳市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出炉

来源: 深圳市图书馆      更新时间: 2018-03-30 收藏     

       3月25日,在2018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期间,深圳市网络媒体协会正式发布《2017深圳市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自2008年以来的第十次发布报告,与往年相同的是,深圳网民比例仍在引领全国,不同的是,今年深圳网民90%以上用手机“触网”,深圳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手机网民数量再上新台阶

       手机已成为网民新“器官”,2017年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越来越多。报告显示,深圳十区(新区)网民手机上网比例均在93%以上。其中,罗湖区、龙华区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都在99%以上,明显高于其他区。2017年深圳网民人均“周上网时长”为44.8小时,“周上网时长”比2016年高出9.1小时。截至2017年12月31日,深圳网民“宅”家用电脑上网的比例为94.5%,比2016年高出11.9个百分点。

       从报告各项数据不难看出,深圳互联网网民普及率已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17年12月31日,深圳市网民和手机网民规模均突破千万,其中网民渗透率达87.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2.1个百分点;深圳市手机网民则占全体网民98.1%。

       那么,深圳十区中,哪个区的网民最活跃?年龄层又如何?报告中统统都有答案:在地域上,深圳网民最常在宝安区、龙岗区和福田区“冒泡”,他们是一群集中在20-29岁的年轻人,占总网民的42%;30-39岁占总网民的27%。

       社交娱乐生活消费成“主流”

       深圳年轻人都爱在网上玩什么?看什么呢?报告称排名前三的分别为社交类、娱乐类和生活消费类服务,各占80.1%、60.2%和51.3%。在社交类服务中,深圳年轻网民最爱玩微信、QQ等即时通讯类,达89.2%。据腾讯发布的《2017微信数据报告》显示,微信日活跃用户超过9亿,较2016年增长17%。在2016年,微信月活跃用户已正式超越QQ的8.685亿,成为社交软件第一大平台。在生活消费上,深圳网民优先选择线上支付,使用比例高达78.0%。据统计,深圳网民用微信和支付宝“买买买”的比例最高,分别为89.4%和69.7%,银联支付相对较少,占10.1%。那网民们都爱把钱花哪?调查发现,大部分网民认为最常用于网上购物,占42.6%;其次,支付线下消费的网民占22.1%。此外,深圳网民最常使用的支付场景为酒店、旅游产品、出行等预订服务,网上炒股、基金等投资的较少,各占比约7%。

       为赶上移动支付潮流,深圳的地铁巴士也齐“出招”了,2017年7月,深圳的12路、17路、28路等线路公交车开始试点移动支付;同年11月,深圳地铁陆续开放扫码购票和取票功能。不仅如此,2017年8月,深圳首家24小时无人便利店开业。这样,深圳网民刷手机的“地盘”又拓宽了。

       公共场所免费无线覆盖超九成

       深圳,被誉为中国最互联网城市,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最互联网城市是用数据说话的:截至2017年12月,深圳市4G用户达到2141.8万户,深圳互联网普及率达86.2%,光纤入户率达到80%,LTE基站超过2万个,实现城区4G网络全覆盖,公共场所免费WLAN覆盖率超过90%。从全国视角来观察,深圳在第六届中国优秀智慧城市评选活动中,以总分第一领跑全国。深圳人引以为傲的巨头如华为、腾讯、中兴等,就是在互联网的市场化发展中崛起的,并触发扎堆市场效应,带动了众多创新企业在深圳播种开花。例如,南山区的十几个互联网园区,便吸引超过1000家互联网企业入驻。

       智慧深圳手机服务便捷惠民

       享受“指尖上的政务服务”渐趋成为深圳网民的日常。报告显示,深圳共有29个政务APP,数量在全国排第三,广东省第一。微信、支付宝、网站“全发力”,其中微信和支付宝的城市服务可以提供几十项服务,同时数十个政府部门都开办微信公众号。就是说,深圳网民可以在“指尖”完成数十项业务办理,就连个人生活事务都不例外。

       深圳市民能享受方便、快捷的政务服务得益于深圳积极推进“互联网+电子政务”的新型政务模式。随着深圳市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上线,7个区共3822个区通用事项、856个区级个性化事项进驻平台,进一步推动了深圳建设智慧城市的步伐,为市民提供了贴身便捷的政务服务,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服务事项。

       记者从报告中发现,2017年深圳在支付宝上的移动政务服务数量增长达90%左右。仅半年时间,就有85万深圳网民使用手机“刷脸”的方式绑定了公积金账户。数据显示,深圳交警在支付宝上推出的电子证照服务,截至2017年11月底,共在线办理各类交管业务1232万宗,占各类交警业务办理总量的32.8%。

       此外,人工智能走进课堂;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在深首发;机器人行业、无人机行业迅猛发展等,都烙上了深圳互联网发展的基因。

声明:本站(及相关应用)尊重一切知识产权,所提供网络资讯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络,向公众提供纯公益化信息服务,不作任何商业用途;任何网站、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站(及相关应用)收录内容侵犯您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依法尽快切断相关内容。

深圳市图书馆

  1. 亮相高交会布点渔民村——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建设向纵深迈进
  2. 《南方日报(数字版)》:从“千馆之城”迈向“阅读之城”——广州市公布“图书馆之城”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2—2026)
  3. 《中国文化报》:法国文化部指出图书馆成法国第一大文化网络
  4. e线图情: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图书馆与获取生殖健康信息
  5. 上观: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上海图书馆东馆智慧化运营
  6. 《南京日报(数字报)》:街头图书馆盘活德国旧书
  7. 《广州日报》:图书馆拟拒绝商业活动
  8. e线图情:北美研究型图书馆协会“学术数据共享的现实情况”倡议的最新发展
  9. 《潇湘晨报》:去声音图书馆听听老长沙
  10. 浙江图书馆:美国图书馆的新兴职位

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扫一扫添加小程序

联系我们: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文明路213号 | 邮编:510000 | 电话:020-81162778 © 2015 广东省文化E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