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文化E(驿)站

2017年广东省有为文学奖第二届“有为杯”报告文学奖启动评选

来源: 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更新时间: 2017-06-22 收藏     

  昨日,2017年广东省有为文学奖——第二届“有为杯”报告文学奖评选活动在南海区丹灶镇揭开序幕。未来两个月,该活动将面向全省征集优秀作品,奖金最高达5万元。结合本届报告文学奖,丹灶还将开展为期两年的“名作家进校园”讲学活动,届时一批省、市、区知名作家将走进镇内中小学,激发师生对文学的热爱。

  从2015年落户丹灶至今,广东“有为杯”报告文学奖已经走过两年,不仅在省内掀起新一轮的报告文学创作热潮,也让丹灶敢为人先、迎难而上、奋勇改革的有为精神不断传承。以本届报告文学奖为切入点,丹灶将进一步培育文化发展沃土,把文化打造为全镇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推动建设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的特色小镇。

  底蕴深厚

  文学爱好者创作灵感源源不断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作家协会、南海区丹灶镇人民政府主办,佛山市作家协会、南海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办。

  除了省、市、区各级作协的嘉宾,活动现场还迎来了一批丹灶镇、南海区的文学爱好者。他们期待通过比赛检验自己的文学功底,也希望借助省级活动的影响力将当地深厚的人文文化传递出去。

  “每一次文学创作,尤其是报告文学的创作,都是一个了解、挖掘历史文化的过程,可以给人鼓励,让人有归属感。”丹灶镇有为笔会理事李旷告诉记者,虽然只是业余爱好,但她已经坚持了20年,创作的过程中,丹灶的历史人文底蕴给了她源源不断的灵感,这让她更为热爱丹灶。

  斩获首届“有为杯”报告文学奖优秀奖的南海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吴彪华也表示,丹灶是康有为的故乡,拥有仙岗村等一大批古村落,这些资源都可以成为报告文学的素材,希望省内作家可以沉下心关注这里的人和事,介绍历史、记录现在,比如品牌南海的建设之路和南海工匠的精神面貌。

  本次活动的评奖年度为2015年8月1日至2017年7月30日。除了面向文学爱好者征集作品外,本届广东省“有为杯”报告文学奖还将结合开展“名作家进校园”讲学活动。今明两年,广东省作家协会将联合佛山市作家协会、南海区文联、南海区作家协会,组织一批知名作家走进丹灶镇各中小学进行讲学。

  丹灶镇宣传文体办副主任梁惠瑶表示,希望通过讲解作品、开展讲座、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文艺、文学,培养他们的文学兴趣,从而深化素质教育,营造文学氛围,培养和造就文学新人。

  以笔为旗有为文化越唱越响

  广东省“有为杯”报告文学奖于2015年7月花落丹灶,是继“九江龙”散文奖、“大沥杯”小说奖、“桂城杯”诗歌奖之后,又一个落户南海的重要文学门类省级奖项,也是广东目前唯一一项省级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范畴的奖项。

  全省重磅文学盛事为何选择落户丹灶?评奖组织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丹灶自古人文鼎盛、人才辈出,思想文化底蕴深厚。近代著名维新领袖康有为诞生并成长于丹灶,以他为代表的维新变法思潮,是近代中国有识之士研究社会变革、救亡图存的精神旗帜。直至今天,其敢为人先、迎难而上、奋勇改革的有为精神,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正是这种思想上的契合,促使首届广东省“有为杯”报告文学奖评选启动。

  广东省“有为杯”报告文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首届广东省“有为杯”报告文学奖于前年7月启动,经过两个多月的征集,共收到34部参评作品。南海区文化体育局文化事业科科长梁国应表示,首届评选不仅吸收了省内优秀作品,还发掘了丹灶本土的特色作品,提升了南海整体文化形象。而借助报告文学奖的大舞台,丹灶有为文化也越唱越响。

  在成功举办首届文学奖的基础上,丹灶今年进一步创新和丰富活动,新增“名作家进校园”讲学活动环节就是其中一个体现。

  丹灶镇党委委员区文满表示,希望通过举办本届广东省“有为杯”报告文学奖,鼓励更多本土文艺创作者深入挖掘打造创新文脉,将葛洪炼丹、澹浦工业先驱、有为改革维新等创新传统与现代创新精神相结合。

  文化驱动打造小镇发展新引擎

  作为城市发展的根与魂,文化以其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创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尝到文化建设的甜头,近年来丹灶把文化建设摆到更高的位置,先后打造了康有为文化节、广东省“有为杯”报告文学奖等文化品牌,有为文化渗透到丹灶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仅从康有为文化节就可以窥见丹灶推动文化建设的决心和耐力。2004年创立的康有为文化节开创了南海镇街举办综合性文化节之先河,举办至今已经走过13个春秋。近年来,除了醒狮武术、千人少儿书画即席挥毫大赛、仙岗古村中秋庙会等传统节目外,文化节还加入了无人机、草坪“音乐趴”等时尚元素,让全镇居民共享文化品牌发展成果。

  “每年的康有为文化节我都参与,从这些活动可以看出丹灶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活跃,感觉挺震撼的。”李旷表示,丹灶不仅重视经济建设,也注重推动文化和经济接轨,这让来自外地的她对丹灶的归属感越来越强。

  如今,丹灶迎来城产人文全面融合发展的新时期,文化建设不仅为市民生活增添亮色,也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学既是一种推动力,也是一种生产力。”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任范英妍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文字的记录功能激励后人传承前辈的担当精神,希望丹灶能继续创新文学活动,发挥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双轮驱动作用。

  对此梁惠瑶表示,对标中央振兴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丹灶除了举办报告文学奖外,还将举办戏剧、书法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旨在培育文化发展沃土,使文化成为全镇社会生活、产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建设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的特色小镇提供动力源泉。

  投稿要求

  1.作品要求:凡广东省籍作家及在广东工作、生活两年以上的入粤作家,在评奖年度内,由国家批准出版发行的报纸、刊物、出版社公开发表和出版的报告文学均可参加评选。

  2.截止时间:2017年8月20日

  3.投稿方式:评奖年度应征作者请在邮件名和文件名处标明征文题目和作者名字,并按要求填好报名表,连同参赛作品一起发送至邮箱cyb510635@126.com。

声明:本站(及相关应用)尊重一切知识产权,所提供网络资讯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络,向公众提供纯公益化信息服务,不作任何商业用途;任何网站、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站(及相关应用)收录内容侵犯您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依法尽快切断相关内容。

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1. 大学生发起众筹引入纪录片放映
  2. 贺岁喜剧《妖铃铃》在佛山取景,将于29日上映
  3. 佛山韵律——时代中国·2019佛山音乐季4月27日起奏响
  4. 国庆长假,佛山这些文旅打卡点你去了吗?
  5. 相约顺峰山畅享爵士乐
  6. 馆藏作品搬上网足不出户云看展
  7. “开笔礼”传承传统文化
  8. 石湾将建陶艺学校
  9. 市图书馆推出《发现佛山》领读活动讲述佛山人的故事
  10. 最美街道,必须“最佛山”

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扫一扫添加小程序

联系我们: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文明路213号 | 邮编:510000 | 电话:020-81162778 © 2015 广东省文化E站 All Rights Reserved.